标识符作为社会上个人特称的"名",更迟不晚于夏商,就已在中国出现了,如甲骨文和金文中所记太丁、阳甲、盘庚、帝乙等皆是.惟命名的具体情况,众说纷纭,可能也就是事实本身呈多样化的一种反映.迄西周建国,姬旦制礼,人们给下一代命名的形式,包括日期选择、参酌条件、遵循格式及宣示申报等等,开始形成一整套制度,并作为人生礼仪的更重要环节之一.对于古代中国人来讲,人须命名的意义远远不止是一个标识的作用.名非但是个体的称呼,也属于家族.
我们根据《礼记·内则》介绍,命名礼仪是一个复杂但颇有条理的过程:孩子出生后三个月内,父亲不入产房,惟经常使人慰问,显示对妻儿的关心.三个月后,命名礼择日举行,家族中有头面的妇女如祖母、伯母、叔母等,以及父亲已为孩子请好的老师(或保姆)都来参加.当日,母亲先行沐浴更衣,孩子也剪去胎发,并留一部分挽-对角儿.礼仪开始时,母亲抱子(女)出房,当楣东立,辈分更尊的妇人先看婴儿,并喊着做母亲者的姓氏说:"某某氏,今天要让孩子拜见父亲了."当父亲的应答道:"我一定要好好教养他,使他守礼循善."然后,父亲走上前去,握过小孩的右手,给其以慈爱的笑容并逗戏,百日左右的小孩,往往会以嘻笑咿哑和手舞足蹈相回报,从而给庄重的礼仪增添了融洽欢欣的气氛.
紧接着,更关键的程序开始了.做父亲的在根据孩子的出生时日、体形目貌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参酌后,要当场宣布给孩子的命名(亦有事先拟定的).说出命名后,母亲立刻应答,略谓一定谨记夫言,教儿成德.然后,她把孩子交给老师或保姆.对方抱过婴儿后,即依尊卑长幼的顺序,把小孩刚获得的"名"一一向参加礼仪者宣告.祝贺声中,人之初,"名"得立矣.
而命名礼的尾声,是告祖先告宰闾,这两道程序都由父亲唱主角.告祖先使新生儿之名获得家族内部的认可,告宰闾则为存档,其式为"某年某月某日某生",由"间史书为二,其一藏诸闾府,其一献诸州史".从此,如不发生更名情况,命名礼上所给予的这一特称,将伴随担当者终生乃至永远;在其有生之日,它的表现方式(如名帖、印章、证件等)有时竟比其本身更具有证明效验(这种现象,迄今仍在银行、邮局等机构内行之有效),而在其身后,除了"尔曹身与名俱灭"外,流芳百世或遗臭万年的故事,不也比比皆是吗?这就难怪古人对于命名之礼,要如此慎重了.
记载诸经典的两周命名制度,大致奠定了汉民族岣2000年间给下一代命名礼仪的基本模式,同时给其它民族以程度不同的影响.当然,一方面,它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,又有嬗替,一些具体细节会发生变化.比如命名的时间,在实践中便有"三朝命名"、"满月命名"、"百日命名"、"周岁命名"乃至"发蒙命名"等许多形式.另一方面,它还远远不能囊括中华民族各个成员所共同创造的、姿采各异的命名习俗.实际上,很多少数民族的命名礼都极有特色.
所以命名礼仪,集中到一点,就是对"名"的极度重视,所谓"尊姓大名"之"大",便是这意思的体现.可是在汉文化圈子内,这"名"的使用体量不仅不"大",而且也不仅是-个"珍贵"的属性所能容括的.比如当某甲向某乙请教"尊姓大名"时,循礼的回答,照例是"鄙姓某,贱名某,草字某","大名"反而成了"贱名".因其?quot;贱"义,所以"名"通常在自称时才使用,显示一种自谦态度;反过来,称呼别人时,则只用这"草字"即表字,或别号和其它代号,这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.以李白的《与韩荆州书》为例,起句"(李)白闻天下谈士",是为自称"贱名";但当别人称他时,则用"太白"、"青莲"等字号.也因为这个道理,当长辈师长直呼晚辈、门生、属下之名时,尊卑长幼的区别已隐然存焉,所谓"父前子名,君前臣名";倘同辈同僚同学之间而直呼其名,则轻贱之意昭然;至于子女呼家长名或学生呼老师名,如外国影视片中"杰生"、"乔安娜"之类满口乱叫的,那更是僭越无礼的表现了.汉晋时期有些重臣或权臣,曾享受?quot;赞拜不名"的待遇,即这些为臣属者在朝会上与皇玮论事或平时上奏议时,可以不自称名,这就算格外优待了.